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,农村建设将愈发规范,农民的住房需求也将发生变化。怀宁县三桥镇在系统性、精细化的管理下逐步破解无序建设、质量参差、风貌杂乱等问题,为乡村人居环境的蝶变注入坚实力量。
审批严控,规划引领“立规矩”
三桥镇严格落实“一户一宅”制度,将建房审批全面纳入规范化轨道。村民申请建房需经过村级初审、乡镇联审、县级备案的严格流程。正确引导村民在规划点内集中建房,有效遏制了耕地“非农化”、侵占生态空间等乱象。
全程监管,质量安全“扎篱笆”
建房过程的安全监管链条显著强化。从地基开挖到主体封顶,镇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常态化巡查,重点检查建材质量、结构安全、施工规范。针对普遍存在的农民自建房抗震设防薄弱环节,推广砖混结构圈梁、构造柱等抗震技术。同时,工匠持证上岗培训全面铺开,提升了乡村建设队伍的专业化水平,为农房安全筑起“防火墙”。
风貌导控,留住乡愁“显特色”
“千村一面”的审美焦虑正在破解。在徽派传统建筑风貌基础上引导新建房屋在高度、色彩、材质、屋顶形式上与古村落风貌相协调。村居集中区更是严格管控,避免“贴瓷砖、盖洋楼”破坏整体景观,让新建筑成为传承乡愁的载体。
农村建房管理的系统性重塑,不仅显著提升了农房抗震防灾能力,减少了安全事故隐患,更从源头上规范了乡村空间秩序,守护了地域文化基因。随着管理效能的持续释放,“建得安全、住得舒心、看得见山、望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”的宜居乡村图景,正在广袤田野间加速绘就,为乡村振兴夯实安居根基。
(程一新)
佳禾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